养老是个大问题。

作为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收不抵支、替代率下降已是很难逆转的事实。

企业年金虽然是第二支柱,但在我国覆盖率一直很低,而且预期未来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很难大幅提高。

在前两大支柱承压的情况下,商业保险就成了补充养老金保障的最有希望的稻草。

说白了,就是养老主要还是要看个人。


国家在医疗、康复、护理服务方面人才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,老年科医生缺口达4万人,康复治疗师缺口至少7.5万人,护理人员的缺口更是达到1400万人。

而且,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未来老年人口将呈井喷式增长,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。

就是说,如果你老了,还病了,那就更麻烦了。

所以,养老风险防范成为当务之急。



一、保司加速养老产业布局,选择有所不同

截至2022年底,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数量已达到105个。

其中,国寿、泰康、太保、平安、新华、太平、国华、大家保险等超10家保司筹备匹配适老化设施及服务的医养社区。

更多的保司也在积极投入中。

在养老社区建设上,泰康人寿是重资产模式,轻资产模式以大家保险为代表,太平则是“轻重并举”的布局。


实际上,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,

我国养老呈“9073”格局,即90%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,7%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,3%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。

所以,太保和平安更多采用居家养老解决方案。


如上所述,养老不是简单地养老,而是老年生活方式的选择。

二、银行系切入养老保险市场

正因为养老是未来的市场走向,“十四五”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。

国民养老保险应运而生,注册资本高达111亿,是资本金最高的一家。集结了11家银行、证券保险、北京国资等机构,打破了现有养老保险公司均为保险系的格局。

相信将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。

三、小结

不论是养儿防老,还是社养医养,都得有钱。

人生变幻莫测,我们无法提前预知,最好提前防范。年金险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。

目前整理的不多,只有两款推荐。放在-推荐-年金栏目,后续会持续增加。


其中,新华的快享福2号挺有意思,一次投资,5年后就可以领取,可以领一辈子。是不是挺有意思的?